科技創新與經濟轉型:香港在全球變局中的新定位
1. 香港競爭力在下降?
2016年9月28日,世界經濟論壇(WEF)發佈最新的全球競爭力報告,在138個經濟體中,香港排行下跌2位,排行第九。無論是政界還是業界都發出不少的聲音,對香港經濟前景表示擔憂,然而縱觀香港經濟的發展,實力依舊強大,但也有不少環節急需加強,尤其是創新方面。
1.1 經濟競爭力排行在下降,實力依舊強大?
1.2 創新能力相對不足,挑戰巨大
2. 世界經濟發展在轉彎?
世界經濟論壇一直強調發達經濟體更多是屬於創新驅動型的,而且更把營商環境和創新的評價權重有所側重。但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,各種技術和商業模式的突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,人機技術、共享經濟、按需生產等模式顛覆對當前經濟形態,迫使不少經濟體重新審視經濟策略。自動化和數字化對製造業、服務業帶來革命性變化,全面提高效率、優化物流,使得價格更為透明,競爭更加明顯。無論是對經濟體或者體內企業本身都提出了挑戰,包括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創新將是經濟競爭力更為核心一環。
2.1 第四次工業革命驅動世界轉型
2.2 經濟競爭力評價體系將進一步優化
3. 香港競爭力將跌出前十?
在競爭力評價中,香港創新指標低至4.80分,在排名前12經濟體中,只有香港在創新指標得分低於5分。在明年新的評價指標體系中,創新生態由原來兩個指標增加至四個指標,其權重必定增加,而香港在這方面得分相對較低,會直接將香港整體競爭力得分拉低,無法進入前十名。
3.1 香港創新影響競爭力
3.2 香港急需尋找創新之道
4. 借鑒哪些模式創新?
每個經濟體都有自己的特點與優劣勢,創新本身也沒有成熟之路可走,由此香港必須定位自己的創新遠景,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,把核心資源用在關鍵路徑上。但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可以借鑒其他優秀創新型經濟體的實踐模式,例如在戰略定位上,香港是否與新加坡、瑞士等經濟有共性?新加坡的「智慧國」戰略,是否會給香港的「智慧城市」領域有所啟發?芬蘭、丹麥的人力培養是否值得學習?
4.1 加強教育投入,發揮人才優勢
4.2 加大創新研發投入
4.3 藉助「一帶一路」戰略勢
4.4 打造創新源地與創新對接器功能
5. 全球經濟格局在變,香港創新仍需求變?
香港作為世界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,要實現經濟的「二次騰飛」以及持續立足世界前列,在繼續加強教育及人才資源優勢打造創新源地之外,還必須加大創新研發的投入,藉助卓越商業環境、以及「一帶一路」要塞的得天獨厚優勢,發揮香港作為創新與市場對接器的功能,與全球發達的創新經濟體實現無縫技術與商業的對接。